高压辊磨机是石英砂中细碎的高效设备,通过高压挤压实现物料破碎(要求粉碎比≥8:1),若出现粉碎比不足(低于 5:1)、辊面磨损快(使用寿命不足 200
小时),会导致后续制砂负荷增加、生产成本飙升。结合实操经验,总结 3 步排查法,快速恢复设备破碎性能。
第一步:检查辊体结构与材质 —— 核心部件决定破碎效果
辊面材质、花纹设计不当,是粉碎比低与磨损快的主因。
辊面材质耐磨损性差:普通高锰钢辊面硬度不足(HRC≤50),难以承受石英砂(莫氏 7
级)的强挤压磨损;辊面花纹过浅(深度<5mm)或排列杂乱,物料易打滑,挤压不充分。需更换高铬合金耐磨辊面(HRC≥62),或采用等离子喷焊强化处理(表面硬度提升
30%);选用 “菱形交错花纹”(深度 8-10mm,间距 20mm),增强物料抓附力,确保挤压时无相对滑动。
辊体间隙或平行度偏差:辊间间隙超 5mm,大颗粒物料直接漏过,粉碎比下降;辊体平行度偏差>0.3mm,局部压力不均,磨损加剧。用塞尺校准辊间间隙至
2-3mm,通过调节丝杆同步调整两侧间隙;用激光测平仪检测平行度,紧固轴承座螺栓,确保辊体运行无偏移。
第二步:校准压力参数与转速 —— 参数匹配提破碎效率
挤压压力、辊速设置不当,直接影响粉碎效果与磨损速度。
挤压压力不足或波动:工作压力低于 8MPa,物料仅表面破碎,难以形成有效粉碎比;压力波动超
2MPa,导致破碎效果不稳定。通过液压系统增压,将工作压力稳定在
10-12MPa,加装压力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,当压力下降时自动补压;检查液压油品质,若油液污染度超 NAS 8
级,及时更换抗磨液压油,避免油路堵塞导致压力失常。
辊速过快或过慢:转速超 30r/min,物料停留时间不足 0.5 秒,挤压不充分;低于 20r/min,产能下降且辊面局部磨损集中。用转速表检测,调整至
24-26r/min,通过变频器实现无级调速;根据物料粒度动态优化,进料粒度>20mm
时适当降低转速(24r/min),延长挤压时间;进料粒度<10mm 时提高转速(26r/min),提升产能。
第三步:优化物料预处理与维护 —— 源头把控减磨损
物料特性与维护缺失,会加剧设备问题。
原料含杂质或含水率高:混入金属块、花岗岩等硬物(硬度>8 级),会冲击辊面造成凹坑;含水率超 6%,物料易黏结辊面形成
“结瘤”,影响挤压效果。在进料前加装除铁装置与格栅(孔径≤15mm),剔除硬物与大块杂质;对高含水率物料加预烘干工序,将水分降至 4%
以下,或在进料口加装打散装置,破除黏结团块。
维护缺失或润滑不足:轴承缺油导致辊体运转卡顿,局部压力集中;辊面清理不及时,黏结物料加剧磨损。每天检查轴承温度(≤70℃),每周加注高温润滑脂(选用锂基润滑脂);安装自动清辊装置(如刮板清理器),实时刮除辊面黏结物料;每
100 小时用超声波检测仪检测辊面磨损量,当磨损深度超 3mm 时,进行辊面修复或更换。
日常需额外注意:每月检查液压系统密封件,避免漏油导致压力下降;每季度校准压力传感器与转速表,确保参数精准;每半年对辊体进行全面检测,若出现不均匀磨损,调整进料分布器,使物料均匀落料。做好以上措施,可使粉碎比提升至
10:1 以上,辊面使用寿命延长至 400 小时以上,大幅降低生产成本。若仍有问题,建议联系厂家检测辊面花纹与物料的适配性,优化压力与转速匹配参数。